幾年前,美國時裝品牌Oscar de la Renta剛推出網購時,原本以為只能賣些皮帶、香水之類的小品,哪知賣得最好的,竟然是四千美元的小禮服。「我們都把網路能賣什麼給搞錯了,」執行長博倫有感而發。

大部份精品業者都對網購敬而遠之,認為網路是庶民的玩意兒,法國知名的品牌專家卡普費雷更在《奢侈品策略》書裡斷言,精品一旦在網路上出售,就再也稱不上精品。

根據調查,二○○八年全球一七八家精品業者中,只有三分之一有網購通路,至今為止,仍有近半的業者對網路說不。儘管蒂芬妮等美國品牌早就在網路上大賣特賣,許多歐洲業者,尤其是香奈兒、愛馬仕等法國名牌,依舊戒慎恐懼。Prada也是到二○○七年才成立網站,去年才開始銷售。

不過,眼看顧客們愈來愈喜歡網購的便利性,精品商不得不開始換腦袋,打不過就加入吧。今年四月,瑞士精品集團歷峰(Richemont)以五億多美元,收購了時尚零售網站Net-a-Porter,業界都在看:將來歷峰會不會讓網站賣起集團旗下的眾多精品,包括卡地亞手錶在內。

另一個新發展,則是高級珠寶品牌Faberge在沈寂多年後,去年重新問世時,破天荒選擇以網站作為日內瓦本店以外,唯一的全球銷售通路。專家指出,這個空前的實驗如果成功──證明精品不需花大錢在實體店面,照樣也能賣──對精品業來說,網購通路的進入障礙就會消失。

據透露,Faberge的網站已經達到了九個月內吸收五十個新客戶、每個客戶平均消費十萬美元的目標。另外,對網購野心勃勃的還有Prada,它宣稱五年之內,美國市場將有四成的營收,來自網購。

精品網站  中看不中用

其實,最創新的精品網購業者,通常都是小公司,例如Net-a-Porter、Yoox等,這些網站都建立了成功的經營模式。反觀許多時尚名牌的網站,華麗有餘,創新不足,不但缺乏互動功能,也無法從各種角度瀏覽產品,或者虛擬試衣。精品業也許終於開竅,但仍有許多挑戰要克服。(吳怡靜譯)

文章來源:天下雜誌

延伸閱讀:你的生意是「精品」、「商品」還是「產品」?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io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